技术文章
Technical articles雷达水位雨量站:实时监测内涝动态,为应急决策提供“数据眼睛" JC-SW2 山东九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
精准捕捉水位与雨量变化
水位监测:采用雷达波非接触式测量(不受水面漂浮物、泥沙、恶劣天气影响),实时获取城市低洼区、隧道、排水管网等关键位置的积水深度及上涨速度(测量精度达±1-3mm),例如“某下穿隧道积水5分钟内从20cm升至60cm",为判断是否启动交通封闭、人员疏散提供依据。
雨量监测:同步监测降雨强度(如1小时雨强、累计雨量),结合水位数据预判内涝发展趋势(如“当前小时雨强80mm,未来30分钟某路段积水将超80cm"),避免因信息滞后导致的被动应对。
全域动态可视化
通过物联网平台集成多站点数据,在电子地图实时标注积水位置、深度及风险等级(如红色代表“积水超50cm,禁止通行"),辅助指挥中心快速锁定重灾区,优化救援资源调配(如优先向积水最快区域派遣排水队伍)。
恶劣环境适应性强,保障应急监测不中断
全天候稳定运行
采用防雷、防雨、抗腐蚀设计(防护等级IP67以上),可在暴雨、雷电、高温、雾霾等极的端天气下持续工作,尤其适用于内涝灾害现场的复杂环境(如传统接触式水位计易因积水淹没或漂浮物缠绕失效,而雷达站可安装在高处实现远距离监测)。
支持太阳能供电+蓄电池备用,确保在断电、网络中断等应急场景下仍能维持数天的数据采集与传输,保障监测“不缺位"。
快速部署与灵活应用
设备体积小巧、安装便捷(无需涉水施工),可临时布设在突发内涝点(如临时封堵的道路、新增积水区),弥补固定监测网络的覆盖盲区,满足应急监测需求。
数据支撑应急复盘,优化后续处置策略
完整记录内涝过程
系统自动存储降雨强度曲线、水位变化趋势等全过程数据,灾后可回溯分析内涝形成原因(如“本次积水主因是短时强降雨超过排水能力,而非管网堵塞"),评估应急措施效果(如“泵站启动是否及时"“疏散路线是否合理")。
辅助制定针对性预案
基于历史数据识别易涝点的“雨量-积水"响应规律(如“某路段在小时雨强超60mm时必涝"),为后续应急处置制定更精准的预案(如提前预置排水设备、优化预警阈值),提升内涝应对的主动性。
典型案例
在2024年某城市暴雨内涝事件中,部署在立交桥下的雷达水位雨量站监测到“30分钟降雨量达50mm,积水深度以10cm/分钟速度上涨",系统立即触发红色预警,交管部门15分钟内封闭道路并疏散车辆,同时排水部门根据实时水位数据启动周边3座泵站,最终将积水消退时间从传统处置的4小时缩短至1.5小时,未造成人员伤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