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术文章

Technical articles

当前位置:首页技术文章雨量监测报警系统:实时追踪内涝形成的“降雨诱因”

雨量监测报警系统:实时追踪内涝形成的“降雨诱因”

更新时间:2025-10-11点击次数:57

  雨量监测报警系统:实时追踪内涝形成的“降雨诱因" JC-SW2 山东九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

  捕捉内涝触发因子

  系统实时监测降雨强度(如10分钟雨强、1小时雨强)、累计雨量及降雨时空分布,精准识别内涝的直接诱因——短历时强降雨(如1小时降雨量超50mm)或长历时累积降雨(如连续3日降雨超200mm)。例如,在城市低洼区,当监测到“30分钟内降雨量达40mm",可预判15分钟后可能出现积水。

  通过分布式监测点(如易涝区周边、排水管网入口)数据,定位降雨集中区域,判断内涝风险的空间分布(如“城东片区降雨量是城西的2倍,内涝风险更高")。

5.jpg


  关联降雨与积水的动态关系

  结合水位监测数据(如地埋式积水仪、河道水位计),建立“降雨量-积水深度-上涨速度"关联模型,量化不同降雨情景下的内涝响应(如“每增加10mm降雨量,某路段积水深度上升5cm"),实现对积水形成过程的动态追踪。

  动态追踪内涝发展趋势

  实时监测积水变化

  系统通过雨量数据与水位数据的联动分析,实时追踪内涝的发展速度(如“某区域积水深度5分钟内从10cm升至30cm")和影响范围(如积水从道路蔓延至周边小区),为应急处置提供动态依据。

  对关键区域(如隧道、地下车库、立交桥下)设置“雨量-水位双阈值预警",当降雨量触发内涝风险阈值时,同步启动水位监测,双重验证内涝发展状态,避免单一数据误判。

  预测内涝消退时间

  基于实时雨量变化(如雨强减弱、降雨停止)和排水系统能力(如泵站抽排效率),结合历史数据模型,预测内涝积水的消退时间(如“当前雨强减弱至5mm/h,预计2小时后积水消退至安全水位"),辅助交通管制、人员疏散等决策。

  精准定位内涝风险区域与薄弱环节

  锁定高风险点位

  通过电子地图可视化展示各监测点的雨量、积水数据,用颜色标注风险等级(如红色代表积水超50cm,黄色代表30-50cm),直观定位内涝严重区域(如“XX路与XX桥交叉口积水达60cm,为当前最高风险点")。

  结合历史内涝记录,识别“反复出现内涝的区域",分析其与降雨的关联性(如“该区域每次遭遇小时雨强超40mm必涝"),为排水设施改造提供靶点。

  识别内涝形成的“链式风险"

  追踪降雨引发的连锁反应:例如,山区强降雨导致水库泄洪→下游河道水位上涨→城市低洼区排水受阻→内涝加剧。通过系统数据可追溯各环节的关键节点,明确内涝的主要成因(如“本次内涝主因是水库泄洪与本地降雨叠加,而非单一排水能力不足"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