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术文章

Technical articles

当前位置:首页技术文章能见度感知监测设备:雾中“灯塔”

能见度感知监测设备:雾中“灯塔”

更新时间:2025-10-14点击次数:28

  能见度感知监测设备【JC-BN20】【山东九丞智能科技 气象监测 环境监测 一站式服务 专业厂家 综合实力强】

  初冬的清晨,某一高速路段的雾气像化不开的牛奶,将路面裹得严严实实。货车司机老杨紧握着方向盘,仪表盘上的车速表指针卡在40km/h——这是他开了15年车养成的“雾天直觉",但今天,车载导航突然弹出一条红色预警:“前方5公里K123段,能见度87米,已触发一级预警,请开启双闪,驶入应急车道等待。"

  “87米?"老杨皱起眉。挡风玻璃外,前车的尾灯像两团模糊的光晕,看起来至少有200米远。他刚想踩油门继续走,眼角瞥见路边的蓝色情报板:“实时能见度92米,限速40km/h,禁止超车",下方的电子钟显示06:17。

  这是三个月前高速新装的“能见度感知监测设备【JC-BN20】",据说每隔两公里就有一个监测站,能实时传回数据。老杨当时还跟同行打趣:“这玩意儿能比人眼准?"

5.jpg


  但此刻,他想起上周在服务区看到的事故照片:一辆半挂车在雾中追尾,车头撞得面目全非,原因是司机“凭感觉"判断能见度有150米,结果实际只有50米。老杨松了油门,打开双闪,缓缓将车停在应急车道。

  刚停稳,后视镜里就冲过来一辆黑色轿车,司机摇下车窗喊:“师傅,前面能走啊!我看能见度挺好的……"话音未落,前方突然传来“砰"的一声闷响,紧接着是刺耳的刹车声。

  老杨心里一紧,抓起手机打开高速实时监控APP——K123+200米处,三辆小轿车追尾在一起,因为最后一辆车的司机没开雾灯,在50米能见度下根本看不清前车刹车灯。

  “看见了吧?"老杨指了指情报板,“系统说87米,就差不离。这雾天开车,眼睛会骗人,数据不会。"黑的车司机脸色发白,赶紧也把车停到应急车道。

  06:42,车载导航提示:“K123段能见度回升至210米,预警降级,可正常行驶,限速60km/h。"老杨发动货车,发现前方的雾真的淡了些,前车的轮廓清晰了不少。他打开收音机,交通广播里主持人正说:“本次团雾预警,得益于沿线能见度监测站提前23分钟发出信号,高速交警及时采取管制措施,未造成重大事故……"

  太阳爬上地平线时,雾气渐渐散去。老杨在服务区加油,看到工作人员正在检查路边的监测站——一个半人高的银色箱子,顶端的探头正缓缓转动,像一只警惕的眼睛。

  “师傅,这玩意儿真管用?"旁边的小轿车司机凑过来问。老杨指着远处的情报板,上面“实时能见度1500米"的绿色数字格外醒目:“昨天我拉的苹果,要是没这预警,今天就得烂在高速上。这数据啊,比老的司机的‘直觉’靠谱多了。"

  他发动货车,后视镜里,监测站的影子越来越小,但老杨知道,那些看不见的数据正沿着光缆飞速传输,在每一个雾天的清晨,为赶路的人点亮一盏“数据灯塔"。

  (注:文中能见度监测系统功能参考JT/T 750-2023《公路能见度监测及预警系统技术要求》,预警阈值及响应措施符合行业标准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