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术文章

Technical articles

当前位置:首页技术文章能见度监测预警系统:团雾“捕手”引导车辆保持车距

能见度监测预警系统:团雾“捕手”引导车辆保持车距

更新时间:2025-10-14点击次数:31

  能见度监测预警系统【JC-BN20】【山东九丞智能科技 气象监测 环境监测 一站式服务 专业厂家 综合实力强】

  深秋的高速中段,凌晨四点的监控大屏上,一串跳动的数字让值班员小林瞬间清醒——K385路段的能见度监测站显示,能见度从1000米骤降至300米,且以每分钟25米的速度断崖式下跌。

  “王队,团雾来了!"小林的声音带着颤音。屏幕右侧的实时画面里,一辆半挂车正打着双闪艰难前行,车尾的轮廓在乳白色雾气中若隐若现。王队长抓起对讲机,指节因用力而发白:“立刻启动‘三级联动预案’!第一步,情报板切换‘能见度287米,限速40km/h’;第二步,通知交警三大队封闭K380-K390段入口;第三步,给沿线5公里内的车辆推送预警短信!"

5.jpg


  这是三个月前刚上线的“能见度监测预警系统【JC-BN20】",整合了沿线20个监测站的实时数据,能通过AI算法预测雾情发展趋势。此刻,系统自动生成的雾区扩散模型正投射在大屏上:红色的浓雾带正以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向东南移动,预计15分钟后覆盖整个K385-K388路段,届时能见度将跌破50米。

  “养护队注意!在K385+200米处启动雾区诱导系统!"王队长盯着模型中的“预警时间窗口",“诱导灯按‘红-黄-绿’渐变模式闪烁,引导车辆保持车距!"

  五点零七分,货车司机老周的手机突然震动:“【高速预警】您前方3公里K385段能见度89米,已实施交通管制,请从周村西出口驶离。"他刚想踩油门“冲过去",就看见路边的蓝色情报板上,实时能见度数字正从92米跳到76米,下方的电子钟显示05:08。

  “这玩意儿比人眼准!"老周赶紧打方向盘。后视镜里,一辆黑色轿车不听劝继续往前冲,没开出200米就猛地刹车——前方雾中突然窜出一辆停在应急车道的故障车,两车相距不足10米。

  五点二十分,监测站数据触发最高警报:K386段能见度32米!王队长按下紧急广播:“所有车辆立即停靠应急车道,开启双闪和示廓灯!"三分钟后,最后一名交警撤离雾区核心段,而系统显示,已有127辆车通过预警信息成功驶离危险路段。

  清晨七点,第一缕阳光刺破雾霭。监测站数据显示能见度回升至800米,王队长在值班记录上写下:“本次团雾预警,系统提前23分钟发出一级警报,联动诱导灯、情报板、交警实现‘零的事故’。"小林指着大屏上的数据联动流程图:“王队,您看,从监测到预警再到管制,全程只用了18分钟,比以前人工巡检快了整整40分钟!"

  老周在服务区喝着热粥,看着手机里推送的“雾区安全驾驶指南",突然明白屏幕上那句标语的意思:“在高速上,能见度数据不是数字,是生命线。"

  远处,新的监测站正被安装在即将通车的济青高速扩容段。银色的传感器在阳光下闪着光,像一双双警惕的眼睛,将用每一秒的能见度数据,继续守护着这条穿越齐鲁大地的交通动脉。

  (注:文中系统功能参考JT/T 750-2023《公路能见度监测及预警系统技术要求》,预警响应时间符合行业标准。)